2025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强调,要加快构建"天空地水工"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,全面推进数字孪生流域、水网和工程建设,深化水利智能业务应用。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决策部署,夯实数字孪生水利监测感知基础,完善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"三道防线",4月25-29日,"2025数字孪生水利智能监测感知技术装备与应用大会"在南京隆重召开。
本次大会以 “夯基提能 支撑发展” 为主题,精准对标当下水利行业发展的核心需求。由河海大学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、江苏省水利学会水利信息化专业委员会、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北京河湖智慧水利技术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,旨在汇聚各方智慧,共同探讨数字孪生水利的无限可能,对整个水利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
▲图 2025数字孪生水利智能监测感知技术装备与应用大会宣传图
北京飞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飞渡科技”)精彩亮相,其核心产品WIM基础平台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荣获"2025数字孪生水利智能监测感知优秀技术装备奖"。该平台为构建具备"四预"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,将持续推动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▲图 2025数字孪生水利智能监测感知优秀技术装备颁奖现场
▲图 飞渡科技荣获2025数字孪生水利智能监测感知优秀技术装备奖荣誉证书
WIM基础平台是飞渡科技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,旨在为新一代智慧水利体系建设提供算据,核心面向水利水务行业提供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及服务资源整合、管理、安全监控与运维保障,实现各类数据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上报、下发与同步,服务于智慧水利建设的互联互通与协同共享。
WIM基础平台可实现跨领域数据治理融合,解决数据不统一问题。面对水利项目感知手段多样、数据来源广泛、格式繁杂等问题,WIM基础平台通过多源异构水利数据治理和一体化融合功能,实现了数据的统一汇聚、清洗、转换和标准化处理。构建统一的基础支撑平台,避免重复建设问题。打破了传统信息化系统烟囱式建设导致的数据孤岛和信息孤立现象,有助于降低系统建设和运维的复杂度,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。统一资源服务共享出口,促进业务协同。制定资源数据标准和交换规范,确保共享资源的质量和一致性, 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,从而实现跨组织、跨部门的高效协同。同时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体系,确保资源安全访问。增强三维仿真能力,提升决策科学性。提供强大的水流场动态仿真渲染功能,以及三维模型的管理、场景配置能力,使得水利工程的可视化表达更加直观、生动,有助于决策者更加准确地把握工程实际情况,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度。缩短“2+N”业务应用开发周期,降低开发成本。 场景配置低代码平台通过图形化界面和预置的组件库,极大降低了开发门槛,使得非专业开发人员也能参与到应用开发中。支持快速迭代和灵活调整,使得水利业务系统能够轻松应对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。
▲图 WIM基础平台架构图
展区内,飞渡科技展位人气火爆,WIM基础平台凭借其创新技术与成熟应用成为全场瞩目的核心亮点。政府领导、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纷纷驻足,深入探讨平台的技术优势与实践成果,现场交流氛围热烈,不仅彰显了WIM基础平台在数字孪生水利领域的重要地位,更预示着其在推动水利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广阔前景。
▲图 飞渡科技展位现场
下一步,飞渡科技将持续深耕水利数字孪生领域,以WIM基础平台为核心,推动"天空地水工"全要素感知体系的智能化升级。同时,加大数字孪生与AI技术的融合创新,打造完备的数字孪生解决方案,助力构建更精准的"四预"智慧水利体系,为水利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·请填写表单,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
有什么可担心的?申请“免费试用”不就行了!